申论写作指导:文章开头
文章写作是申论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在考察中,主要以议论文为主,倾向于考察话题作文居多。文章开头写的好不好,精彩不精彩,直接决定考官对文章的第一印象,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开头的写法。
一、 知方向:
基本结构:引出话题+结合话题分析+亮明总论点。
举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桥梁。”古语有云:“技近乎道。”“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匠人精神是对技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匠心,是个人干事创业的基本前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百转千回,击鼓催征,新时代的青年人唯有将匠心内化于心,才能将个人梦与中国梦实现共振。
二、 知本源:具体方法。
类型一:名言式。
名言引出+结合话题分析+亮明总论点。
举例: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也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倡导全民阅读不仅可以增长学识、开阔眼界,国民文化素养,也可以以文化人,引领社会风气。但是反观当下全民阅读尚在路上:国人人均阅读量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功利性碎片化阅读盛行……长此以往会导致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当下亟需让全民阅读成为社会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农村人才外流,导致农村日益凋敝,缺少了发展内生动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人才队伍,下大力气培育、引进、用好人才,才能激发乡村的建设活力。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创新人才政策,打造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了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制度创新成果。当前,带着党中央赋予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浙江省要继续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把社会推向前进。
题型二:案例排比式。
案例排比引出+结合话题分析+亮明总论点。
美国之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关键因素正是其持续的创新能力;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曾经是占有大量殖民地的“大国”,但由于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只能“昙花一现”。(概述材料案例)由此可见,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之根,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大国崛起的基石。(分析过渡)因此,我们要做有梦想、善创新、肯实干的当代中国人,推进科技强国的建设。(亮明观点)
科技改变生活,网络引领未来。互联网+医疗,远程诊疗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互联网+政务,网络问政让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落地生根;互联网+营销,直播带货让天南海北琳琅满目的商品走进千家万户……不难看出:互联网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助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步入新时代,互联网世界呼唤正能量,唯有弘扬正能量,才能引领互联网行稳致远、走向未来。
草王坝村支书黄大发,带领百姓绝壁凿渠,解决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用水难题,被百姓称为“大发渠”;“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带领百姓科技务农,为现代农业发展奉献一生;大学生村官黄文秀,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攻坚奔小康,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因此,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是中国精神最鲜明的底色,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将百姓放在心上、捧在手上,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扎扎实实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
用陪伴书写大爱之心的“苍山大医”李桂科,用实干赢得民心的乡村书记毛丰美,为80多名听障儿童奏响人生乐章的特殊教育老师刘伶俐……担当并不困难,奉献并不遥远,只要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就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精神的内涵。
题型三:时间式。
时间引出+结合话题分析+亮明总论点。
举例:
回首过去,新中国成立之初,从“歼-5”首飞到“两弹”发射再到核潜艇下海,科技报国的追求和前赴后继的奋斗,铸就了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展望当下,改革开放以来,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蛟龙”入海,民族复兴的梦想和自主自强的创新,擦亮了中国的发展名片。向史而新,循脉而行。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铸就新辉煌,仍需以梦想为引,创新为要,实干为基。
回望过去,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面对国际封锁,国内科技资源稀缺的困境,中国发展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破解了困境;立足当下,不论是便民利民的三峡工程,还是优势互补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亦或是激动人心的神舟飞天、嫦娥奔月,无一不是同心协力干大事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展望未来,要实现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必然也离不开制度的支持。(总结过去+概括现在+展望未来)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分析过渡)因此,在新时代我们要用好新型举国体制这一独特优势,用梦想、创新、实干建设科技强国。(亮明观点)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