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题:你真的会“接话茬”嘛?
很多同学面对言语理解题目总是觉得文段又长又难懂,选项基本长一样,做起题目来费时费力所以对它的积极性不高。其实言语题目是存在一些小技巧的,今天我们就以推断下文题为例来具体说明。
一、特征识别
推断下文题一般问法是“接下来最可能叙述的是/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这类题目需要我们能够接的住文段话题顺利续写,前后话题能够紧密衔接也就是通俗讲的“接话茬”。但是各位同学在这类题极容易出错,老师今天就带大家来系统梳理一下这个题型。
二、解题思路
第一步,行文分析。关注行文脉络,合理进行推断,简单讲就是需要判断题目是否为总分文段。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意河的两岸风景优美,如意河的东岸有成群的牛羊以及丰茂的水草。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什么?此时如果我们单纯想要接话茬,看到水草牛羊直接续写就容易掉入出题人的陷阱当中,因为示例中首句提到“如意河的两岸”,然后下文论述“河东”,这就属于典型的总分文段,下一步应该要讲到河的另一岸也就是西岸而不是牛羊等进一步具体说明的分述部分。
第二步,尾句分析。如果不是总分文段,而是层层深入,落脚点在尾句时,应结合尾句推断下文。尾句一般可以提示下文行文方向,具体可以分为这样几类:1、尾句提出新话题—具体说明。2、尾句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阐述问题。3、尾句隐含作者倾向—具体说明。由以上三点基本可以分析出下一步作者的行文方向,进而根据作者思路寻找衔接紧密的选项。
第三步,选项分析。此时就可以到最后一步,到选项中进行筛选,分析选项时,要有排除思维,排除明显不能出现在下文的选项,还要有择优思维,要选择和文段衔接最为紧密的选项。排除的原则有以下三点:1、排除本文信息。2、排除无关信息。3、排除跳跃信息。
三、实战练习
【例】历史上的大国争霸曾经历严重冲突,有的演变为战争。但与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前相比,当今世界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全球化的大幅推进已经使包括大国在内的国家间利益连接空前密切,脱钩往往是损人又害己,相互均无好处;另一方面,核武器使大国间的正面冲突不可能有赢家,实际上这也划出了大国冲突的底线。传统和非传统全球性问题清单加长,一个大国已经无力主宰或主导全球事务,更不可能公正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全球公共产品及其供应现状
B.历史上大国争霸的严重后果
C.当前大国冲突最理想的出路
D.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特点
【中公解析】:选项为C。文段首先由历史上的大国争霸引入话题,指出当今世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接着从两方面对这种变化进行具体介绍,说明大国间冲突的复杂性;最后进一步说明一个大国已无力主宰或主导全球事务,更不可能公正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文段分析了大国冲突的复杂性,尾句进一步强调一个大国已无法解决问题,因此下文应具体说明应该如何解决大国冲突。C项表述与此一致。A项,文段末尾提及“全球公共产品”只是用来说明大国没有能力解决大国冲突问题,该项脱离文段论述重点,不会在下文论述,排除。B项,“历史上大国争霸”为文段首句引入话题的内容,属于本文信息,不会在下文论述,排除。D项,“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偏离论述主题,属于无关信息,排除。故本题选C。
通过这个题老师就是想告诉大家,言语理解也是有技巧可循的,相信大家再面对这类型题目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事半功倍!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各位小伙伴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