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jn)网页版-登录入口
400-900-8885

2025公共基础知识政治考点——马原备考之“唯心主义”

置身于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自然万物抑或是人类社会,复杂多样。若从哲学视角看待,世界万物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物质一种是意识,物质与意识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无数哲学家在探讨的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或者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第一方面即何者为第一性,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即唯物主义,意识第一性,意识决定物质即唯心主义。第二方面即是否具有同一性,有即可知论,无即不可知论。而第二个问题是从属于第一问题的。在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考试中会涉及到相关知识的考察,考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的辨别。今天浅谈一下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

一、主观唯心主义

1.知识点:人的意识具有第一性,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潜意识、灵魂、精神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

2.案例解析:(1)英国哲学家贝克莱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意思是一切物质存在都是我感觉到的,即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一切。

(2)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意思是一切物质在心内,心内指的人的意识精神。

(3)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对世界自己的认识,把人的认识置于第一位。

(4)西方数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认为我存在是以人的思考意识为前提的。

3.考法:给出案例区分是哪种观点,一般做题两步骤:第一步判断意识具有第一性,第二步看人的主观精神。

二、客观唯心主义

1.知识点:认为客观精神(如神、理念、精神等)当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表现。

2.案例解析:(1)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存在一种精神,即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

(2)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即在万事万物之前理念已经存在,这种理念是独立于人的天理。

(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意思是一切事物比如杯子电脑水等等都是某种“理念”的影子。

3.考法:理解考察,给出案例区分是哪种观点,一般做题两步骤:第一步判断意识具有第一性,第二步看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

三、试题演练

(单选)下面与我思故我在哲理一致的是

A. 存在即感知

B. 上帝创造世界

C. 存天理灭人欲

D. 信天命

答案:A。解析:A选项存在及感知意思是物质由人的思想感知到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CD中上帝、天理、天命都属于人之外的客观思维,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题干中我思故我在意为我的思维即人的意识为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所以答案选A。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江南(jn)网页版,登录入口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江南(jn)网页版,登录入口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江南(jn)网页版,登录入口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江南(jn)网页版,登录入口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