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常识:灭火器的相关知识
在国考省考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常识知识的考察,其中关于科技常识的考察更是不计其数。在这其中我们发现部分题目会涉及到灭火器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题目中给出火灾类型让大家区分适用灭火器类型。那么考试中关于灭火器的常见种类都有哪些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中公教育就带领大家对灭火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一、各类灭火器适用范围
(一)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大部分灭火器不同,泡沫灭火器内部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由硫酸铝构成,而另外一个容器则装满了成分为碳酸氢钠的溶液。并且两种成分都是独立于内部中,这也避免了二者之间在高温条件下产生反应。因此在使用泡沫灭火器时,第一步就必须将其倒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两种溶液相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不仅如此,在灭火器中还有可以产生泡沫的发泡剂,二氧化碳附着在泡沫上,泡沫附着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离,起到灭火作用。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范围:适用固体类火灾,如木材、纸张等火灾,也能扑救一般类火灾,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但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的火灾。
(二)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的原理: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将其喷出后,碳酸氢钠受高温作用发生就会分解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HC03→Na2C03十H20十C02
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吸热,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起到隔绝氧气灭火的作用,而水吸热发生汽化产生水蒸气,可以吸收大量的热能,起到一定的冷却和稀释氧气的作用。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可燃固体、液体、气体、电气火灾以及不宜用水扑救的火灾,也可以扑救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但不适用于金属火灾。
(三)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液态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一般1千克液态二氧化碳大概会产生0.5立方米的气态二氧化碳。当使用灭火器时,液态二氧化碳喷出会放出热量,变成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以冰霜状态喷射到着火点,在着火处遇热吸收热量,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将氧气浓度降低,同时还有起到降温的作用。
二氧化碳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的火灾,以及范围不大的油类、气体和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的火灾。但不能用于扑救过氧化物火灾,如过甲酸、过乙酸等物质引发的火灾。
二、考察方式与考查内容
关于灭火器的相关知识,在考试中一般是以理解型的考察方式出现,题目给出对应的灭火器让我们去选择对应的火灾类型。所以大家在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时要重点注意灭火器区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在考试中这类题目是如何考查的。
【试题演练】下列物品着火与所采用的灭火器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档案馆火灾——泡沫灭火器
B.电器火灾——干粉灭火器
C.木材棉布失火——清水灭火器
D.精密电子仪器失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中公答案】A。解析:A项错误,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喷射后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水渍、泡沫污染,因此档案馆失火用泡沫灭火器容易造成档案的损坏。扑灭档案馆的火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灭火后不留痕迹,不会造成档案的损坏。B项正确,干粉灭火器一般分为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和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扑救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两者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C项正确,清水灭火器的筒体中充装的是清洁的水,它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麻、纺织品等的初起火灾。D项正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及气体的初起火灾,也可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常应用于实验室、计算机房、变配电所,以及对精密电子仪器、贵重设备或物品维护要求较高的场所。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责任编辑:李明)